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作为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平台,多年来保障了苏州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苏州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在物流中心的建设运营一线,设立了“一带一路”口岸项目支部。
支部以“红色集装箱”党建品牌为抓手,串起集装箱物流的各环节,也凝聚起环环接力、同心同向的中坚力量。
从事货物代理的居夏昕,近来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如今苏州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吃得开,自己接的订单越来越多;忧的是,来了一些货量不大的订单,想走中欧班列,可又凑不满一整箱,直接发出去要亏,等其它订单的货物一起,时间上又怕被耽误。
上海拓铁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居夏昕告诉记者,这是一批价值10万美金、20立方左右的货,里面有医疗用具,也是在疫情防控方面有作用的配件,它的容积量不大,但是需要紧急发出去。
没想到货物进入物流中心后,居夏昕的难处迎刃而解。负责场站运营的沙捷澄,帮他跟中心的其他订单一起设计了“拼舱”,这看起来只是不同货物的排列组合,可对沙捷澄来说,却得平衡货物堆放、运输要求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周详,更要耐得住性子。
“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白洋湾口岸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沙捷澄介绍,黄梅季节到了之后气温比较闷热,他们需要进入集中箱内部对货物进行实际测量,然后去看它的装卸是否合理,还要进行拍照。在集装箱里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里边的温度跟湿度是很难受的。
化零为整的货物,会被一箱箱运到堆场,经过海关抽检后,等待上车。堆场负责人陈杰介绍,如今受海外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航运、海运通道出现不同程度拥堵,不少货物纷纷转到中欧班列,这里原来一周发3班班列,如今一周至少要发5班。
“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党员、白洋湾口岸运营有限公司场站部总经理助理陈杰介绍,主要是晚上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不能让集卡堵在卡口。他们24小时进行堆场作业,手机基本上也是24小时开机,不敢随意关掉,必须确保提高物流效率。
集装箱被运到铁路沿线的货运区域,也就进入了缪垚熠的工作范围。安检、上车,踏上旅程,这是看得见的货运流程,在看不见的互联网端,一条同步前进的单证流,需要缪垚熠和同事们24小时跟踪。
“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党员、苏州市国际班列货运有限公司保税部总经理助理缪垚熠介绍,从苏州西站出口到欧洲的一个货运周期是16天,由于时差关系,他们为了接收国外客户的回复邮件和确认邮件经常都要等到夜里。现在他们都在全力以赴地帮助本地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从更高的角度来说,甚至是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这是共产党员的职责在肩、义不容辞。
今年1月到5月,苏州中欧班列开行进出口班列129列,将6408个集装箱送上“一带一路”。与场站忙碌相呼应的,是中心附近如火如荼的建设工程,目前,这里正在建设专业仓库、国际物流大厦等工程,其中内河集装箱中心将让这里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作业区之一,也将让物流中心从“铁路”向“水路”进发。
“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党员、白洋湾口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金津介绍,建设完成以后可能达到44万标准箱的年运输能力,相当于这边是作为上海港的后置区,本来要在上海港那边通关的货物直接在苏州白洋湾检验通关,可能节省企业很长的报关流程,包括从苏州到上海的短驳过程。
目前,“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对内由党员团结接力,对外则与海关、铁路、交通等部门的党支部结对共建画出“同心圆”,让每个集装箱在场站里快速流转,搭载“一带一路”东风进入国际市场。
“一带一路”口岸项目党支部书记、白洋湾口岸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卫常表示,下一步党支部将以打造“红色集装箱”为目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打造成为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实现水路、铁路和公路的有机衔接,力争把这个项目建成具有自动化、智慧化功能的码头。
刊发媒体:看苏州APP
https://tw.kan0512.com/mediaNew/media/#/article/index?id=192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