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天是:2025年 5月 22日     
【审计小知识】采购流程中常见的风险点及应对措施(三)
发布日期:2025-04-29 | 发布人:admin | 字体:    

验收与入库阶段 

71.风险:验收标准不统一,主观判断引争议。

     措施:制定《验收操作手册》,配套标准样件和缺陷样品实物参照。

72.风险:未按比例抽检,漏检导致不合格品增加。

     措施:采用AQL抽样标准,根据批量大小自动计算抽样数量。

73.风险:验收人员不专业,无法识别质量问题。

     措施:实施检验员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

74.风险:未记录验收结果,后续追责无依据。

     措施:使用PDA移动验收终端,数据实时上传至ERP系统。

75.风险:货物与订单不符,数量、型号错误。

     措施:应用RFID技术,到货自动比对采购订单信息。

76.风险:仓储条件不达标,货物受潮、变质。

     措施:部署智能温控系统,异常环境自动报警并启动应急处理。

77.风险:未及时入库,货物滞留导致丢失或损坏。

     措施:实行"到货4小时入库"制度,延迟入库需物流总监特批。

78.风险:库存记录错误,系统数据与实际不符。

     措施:实施循环盘点制度,A类物料每日盘点,C类物料月度盘点。

79.风险:不合格品处理不当,未及时退货或索赔。

     措施:设立MRB(物料评审委员会),48小时内决定返工/退货/特采。

80.风险:未核对随货单据,缺少质检报告或合格证。

     措施:创建电子化单据核对流程,系统自动校验质检报告有效性。

81.风险:验收拖延,影响付款或生产进度。 

     措施:建立验收时效考核指标(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

82.风险:未封存样品,质量争议无参照物。

     措施:设置样品留存室,关键物料封存双份样品(1份留存1份备用)。

83.风险:交叉污染风险,危险品与普通货物混放。

     措施:实施5S仓储管理,危险品单独划分EHS管控区域。

84.风险:未定期盘点,库存损耗未及时发现。

     措施:启用无人机盘点系统,每月生成差异分析报告。

85.风险:标签信息错误,影响后续领用或追溯。

     措施:应用自动贴标机,信息从ERP系统直接生成防伪二维码。

付款与结算阶段 

86.风险:发票信息错误,抬头、税号或金额不符。 

     措施:部署发票自动校验系统,对接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

87.风险:系统漏洞或人工失误,导致重复付款。

     措施:建立付款排重机制,系统自动拦截相同合同号的多次付款。

88.风险:未核对验收结果付款,货未到或不合格仍付款。

     措施:设置系统联动控制,付款申请必须关联验收合格单据。

89.风险:未锁定外汇汇率,导致汇率损失。

     措施:采用分层套期保值策略,50%基础保值+30%区间保值+20%动态调整。

90.风险:预付款未跟踪,供应商未履约但已付款。

     措施:建立预付款台账,每月发送《预付款执行情况追踪表》。

91.风险:付款比例不合理,尾款比例过低或无质保金。

     措施:执行"5-3-2"质保金制度(5%投标保证金+3%履约保证金+2%质保金)。

92.风险:虚开发票,供应商伪造发票套取资金。

     措施:应用税务数字证书系统,验证发票全要素信息真实性。

93.风险:未及时对账,账务差异长期未解决。

     措施:实施供应商对账日制度,每月10号统一发送对账单。

94.风险:违反付款周期,影响企业现金流或信誉。

     措施:设置付款日历提醒,超期付款自动计算罚息并扣减责任人绩效。

95.风险:未审核付款权限,非授权人员审批付款。

     措施:建立分级授权矩阵,5万元以下需部门经理审批,5-50万需总监审批,50万以上需分管副总审批。

96.风险:现金交易风险,影响资金安全。

     措施:建立电子支付白名单制度,禁止超过5000元的现金交易,所有付款必须通过银企直联系统完成。

97.风险:未留存付款凭证,追溯时无法提供证明。

     措施:实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归集银行回单、发票扫描件等凭证,设置10年存档期。

98.风险:合同期满后拖延处理,质保金未按合同约定退还。

     措施:建立质保金到期自动提醒机制,系统提前30天推送待处理质保金清单。

99.风险:未核销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措施:实施预付账款月度对账制度,超3个月未核销款项需专项审计。

100.风险:未分析采购成本,未优化总成本(TCO)。

      措施:建立TCO(总拥有成本)分析模型,每季度生成品类采购成本分析报告。

来源:审计之家微信公众号